丹江与银花河在此深情相拥,秦岭余脉为其铺开青绿画卷,这便是竹林关——一座“一鸡鸣三县,两河注一关”的秦岭古镇,既有山水的灵秀,更有人情的温热。从昔日丹江漕运的繁华码头,到如今文旅兴盛的民俗之乡,时光在这里沉淀下独特的风土密码。
山水是竹林关最动人的底色。北面河北岭如馒头般敦实矗立,南面鹘岭山脉绵延入云,山顶桃花公主庙的传说为群山添了几分仙气。水街则是流动的江南景致,青砖夹清流,石条铺街心,徽派楼房的倒影随波晃动,拱桥下鱼儿嬉戏,一步一景皆入画,茶园里茶香袅袅,四季流转间皆是动人景致。

文脉是竹林关最深厚的根基。这里曾是“水舟通荆襄,驼马入蓝关”的边贸重镇,商船云集时,客商登阁楼品竹叶青茶,看江面帆影点点,市井间尽是秦风楚韵。新街上,竹编筐篮、虎头鞋等手工艺品琳琅满目,皆是当地手工艺人的精巧之作。农历三月十八的古会更是热闹非凡,140余个摊位摆满农产品与手作,从昔日的物资交易变身民俗展演与商贸交流的盛会,重现旧时码头繁华。龙灯狮子点光仪式上,锣鼓声震彻街巷,非遗文化在热闹中代代相传。
人情是竹林关最温暖的印记。这里的人藏着最质朴的热忱,游客到访便被邀入家中,尝一口青绿新鲜的原生态饭菜,绝不虚抬物价。吉祥饺子馆的干拌饺子裹着浓郁油香,酸汤里紫菜浮荡,一口下去满是烟火滋味;浆水鱼鱼滑嫩爽口,是刻在当地人记忆里的家乡味道。更动人的是新风拂面,八抬花轿迎娶新娘的传统仪式上,唢呐与号子交织,却不见高价彩礼与攀比婚车,“古俗新礼”让文明乡风悄然生长。村民们在家门口吃上“旅游饭”,卖小吃、做民宿,日子过得愈发红火。
从丹江涛声里的古码头,到桃花深处的新家园,竹林关的风里藏着故事,水里映着温情。来这里逛一回老街古会,品一口地道风味,便懂为何沈从文笔下的边城风情,在此处处可见。
(周琪昕)








